【资料图】
近年来,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木央镇积极探索“党建+生态+产业”模式,将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,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,因地制宜发展中草药、百香果、烤烟、甘蔗、生姜等特色种植业,大力发展绿色经济,全面拓宽群众增收渠道。
初秋,沿着国道219驶进木央镇,道路两旁稻穗飘香、风景如画,烤烟、百香果、中药材等产业种植基地尽显绿美。
眼下,木央镇中寨村烤烟进入采摘烘烤期,在富宁县烟草专卖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,中寨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积极采收烟叶,着力鼓足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据介绍,中寨村先后尝试过发展核桃、食用菌、蔬菜等产业,但在带领群众致富增收上效果都不太明显。2021年5月,富宁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中寨村,为了找到适合的产业,驻村队员积极奔走于田间,通过分析研判、多番尝试,率先在村委会干部的带头下试种烤烟,取得较好收益后动员群众大面积推广种植,并积极探索“烤烟+”产业,依托烤烟种植地块闲置期轮作油菜、蔬菜、玉米等作物。
近两年来,木央镇还与县烟草专卖局对接,在辖区内建设烟草品种选育示范基地,选育一批特色优质烟叶品种保障全镇乃至全县烟叶供给质量。目前,共建设烟草品种选育示范基地2处,培育出“云烟改良87”优良品系,全镇种植烤烟2000余亩,预计可助农增收1000余万元。
“我们多次出去考察过,百香果相当适应我们木杠村的地理气候和土壤,目前已经试种成功了多种百香果,并大面积连片发展种植,群众收入较为可观。”木央镇木杠村致富带头人农宁安介绍。2016年以来,在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,几名党员一起率先尝试种植百香果。并采取“党组织+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以村委会为主体,由公司对片区内百香果种苗、农药等进行集中统一采购,邀请专业农业科技公司对百香果种植、管护、采摘等进行全程科学指导,提高百香果规模化种植管护水平,确保产品产量和质量。合作社与农业公司签订百香果保底销售合同,打通市场消除群众后顾之忧。目前,全镇已种植百香果400余亩,预计促农增收300万元以上。
标签: